国内马克思生态意识研究综述
发布者:汉唐公证处 浏览量:2657
王少华
摘 要:当今时代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问题层出不穷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我国对生态问题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对于我国这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对马克思生态观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出生态哲学这个概念,但生态哲学思想却深刻的隐含在马克西主义哲学的理论当中。生态文明这个在党的十七大中提出的概念,是比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更高一个层次的文明,是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
关键词:生态哲学;生态文明
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H•Hackel,1834-1919)于1866年《有机体普通形态学》提出的概念,主要用于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和环境破坏日趋严重,生态问题日渐突出,生态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日趋突出,不仅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生态学特有的思想观念和崭新的思维方式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美国环境哲学家麦茜特早就提出,生态学已经成为是一门颠覆性的科学。生态学不仅颠覆了哲学,而且颠覆了很多其他学科。它颠覆的首先是经济学,由此产生了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自然价值概念是颠覆经济学的最重要的基石,因为传统经济学认为自然界没有价值,只有人才有价值。生态学也颠覆了伦理学,因而产生了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的提出不仅把伦理对象的范围扩大了,而且还产生了新的道德标准、道德规范。生态学还颠覆了社会科学其他领域。自然科学也要被生态学所颠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建筑业兴起了生态建筑的高潮,把生态学思想纳入建筑蓝图。最终生态学肯定要颠覆建筑学。生态学也要颠覆哲学,先从本体论来说,人的产生、人类文化、人类科学技术都是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也是反自然的。当今科学技术已经有毁灭地球的能力了,人类的智慧发展到这时候就需要超越以往曾指导过我们的价值观,超越人与自然二分的价值观。生态学在经历了从创立到成熟,从传统生态学到现代生态学的变化之后,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生态哲学。生态哲学的理论和价值的重要性越来越为社会重视,我国学术界对生态哲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文试图对这些成果做一综述。
通过学界20多年的努力,我国生态哲学的研究的确取得很大的成绩,自不待言。但我感觉,有些研究确因缺乏科学历史观的维度而陷入空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生态哲学研究的深度掘进、真实进展以及未来走向。
一、 生态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生态哲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自然哲学,但生态哲学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后特别是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现代性哲学。
我国关于生态哲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学者的不断探索中形成了生态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包庆德认为,生态哲学的理论体系应包括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生态价值论、生态方法论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1)生态本体论:主要探讨以人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的生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探讨的理论内容有: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同一性;生态时空与社会时空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及辩证关系;生态(人与自然及其关系)平衡的性质及其“生态”与“人态”平衡的实质。(2)生态认识论:主要研究作为生态主体的人及人类重新审视自身并认识生态客体的历史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理论,它从实践角度看,是人对人类的生态活动及其后果进行的理性思考。它探讨的理论问题有:生态主体与生态客体(生态系统、过程、结构、要素等)及相互关系;生态客体的发展规律与生态主体的实践活动;生态主体对自身以往认识和实践的反思。(3)生态价值论: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价值关系。它探讨的理论问题有:生态主体需要以及生态资源、能源、遗传、经济、科技、工艺、文化、权利、义务、责任、伦理等基本生态价值观念及评价;这些生态价值观念如何内化为公众的生态行为准则;如何外化为有利于生态生产和生态文明形成的社会制度。(4)生态方法论:研究人的生态哲学思维,即人们在认识、改造生态客体和生态主体以及创造世界的过程运用生态系统思维方式,研究生命与环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活动所有的问题的规律性。它探讨的主要问题有:对生态普遍规律应用的原则;生态原理实践的准则;生态整体关联的一般方法。余谋昌认为,生态哲学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世界,它的主要观点是:(1)人与自然有本质区别,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2)不能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区别,不能把这种区别作绝对化和抽象的理解。(3)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4)要重视自然界对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解保军认为,生态哲学就是研究生物、环境与人类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从生态哲学本体论角度看,研究自然生态环境的客观先在性问题,把握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从生态哲学辩证法角度看,特别要研究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生物圈内生命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生物圈与智慧圈之间的辩证关系;(3)从生态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要认识、了解人类与其他生物生存方式与手段的异同,研究人类控制、消除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4)从生态哲学历史观角度看,要研究人类生态观、生态文明观的历史演进过程,评价不同类型的生态文化理念,为建构新的生态文化类型、新的生态观提供历史的维度;(5)从生态哲学社会观角度看,尤其要注意研究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社会形态与生态形态的辩证关系,要探讨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社会文明的进步与生态环境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生态哲学是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人与生态环境为基本问题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哲学学科。它看到了传统发展模式和发展的东理论的缺失和误区,看到了传统发展理论中理性与价值的分裂,特别是看到了传统发展实践对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破坏所造成的人类生存困境,因而试图通过形而上的批判反思,建立一种以生态自然为中心和价值尺度的哲学理论,以纠正传统社会发展理论在价值观、伦理观上的缺陷。生态哲学的出现,表明了一种深层心态视角的转换。为我们重新体会认识自然界和生态系统,领悟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域和维度,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具有启发性和积极意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用过“生态”这个词,其生态哲学思想不是直白的,而是隐含和遮蔽的,但是有关生态哲学的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
人与生态环境(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类产生以前,整个自然界的发展是自在自为的。在人类产生以后,就有了人与自然之间即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关于人与生态环境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既有历史的描述,也有逻辑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认为,一方面,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影响和制约人的存在与发展,另一方面,人及其活动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生态环境的原生状况。人与生态环境(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认同这种规定但又不满足于这种规定,进一步将人与生态环境(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置于劳动(生产实践)之中思考,阐释了在人与生态环境(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从而早不出自身的理论特色和理论优势。人与生态环境(自然)关系问题的阐释依赖于对劳动范畴的科学理解,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在劳动即生产实践中来解决。如何在劳动即生产实践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呢?首先,必须承认自然界本身的客观先在性和对人类活动的制约性,尊重生态环境自身的内在客观规律。思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违背生态规律,只会导致生产实践的失败,换米的只会是惨痛的教训。其次,必须合理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实现劳动社会形式的合理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得以有效配置并合理利用。防止或减少环境的污染,“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生态哲学不能停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现象性描述,其理论魅力集中体现在价值评价和批判精神上。
推进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因自身的前瞻性、丰富性和整体性,“马克思哲学是我们时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也是一个渐进的和提升的过程。从时代问题出发,伴随着一定历史语境,解读马克思,同他对话,不断叩问马克思,研究他曾被忽视的甚至是被遮蔽的思想,澄清被误解内容,在理论上完善马克思的思想,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哲学的重要途径。为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哲学智慧。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许多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人对自然的合理调节,曾经遭受过自然界的大规模报复。这方面例子不胜枚举。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发达国家的过去便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今天。作为发展中的国家,中国也开始面临着大规模的环境问题,沙尘暴的频繁袭击、黄河汛期的断流、长江洪水的泛滥都在向人们发出警告,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容乐观。为了尽可能避免那些发达国家曾经遭受的自然界的大规模的报复,我们必须向马克思寻求相关的哲学智慧。马克思关于人对自然的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在自然的发展中获得发展的思想为我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奠定了哲学基础。马克思有关生态哲学的思想对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直接的指导功能,是我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以及恩格斯详尽分析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状况,剖析了生态环境污染各种根源,探讨了保持生态环境平衡的途径,这对我们认识并借以避免生态环境灾难和问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看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矛盾的彻底解决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彻底解决,这提醒我们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时,一定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关注经济的发展时,也要重视社会的发展;在重视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也要切实解决好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生态文明探讨
什么是“生态文明”呢?从生态学及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看生态文明,生态学家叶谦吉教授认为:“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那么近年来,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的涵义与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第二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把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起来,即建立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新文明”。第三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能够自觉地把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纳入地球生物圈系统的良性循环运动。它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些不同的定义本身就包含了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相互关系。可以肯定地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相引导。能够保障我国的发展更为健康、更为持久。刘俊伟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有两块基石,同时包括相互关联的三个基本原则。两块基石是:社会实践和唯物史观。相互关联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人类社会要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人类要热爱自然、赞助自然、而不要破坏自然的原则;人类要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给我们的三点启示:启示之一,必须按生态平衡规律办事,始终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启示之二: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启示之三: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关于生态文明,周志山认为生态文明与通常意义上所讲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比,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文明形态,它的次一级层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建设的积极成果构成“三个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次一级层包括:物质层面,即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如:对环境和资源消耗进行经济计算,创造“生态工艺”,实行“生态化”生产;制度层面,如树立“以人为本”的政治观;精神层面,即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这三个层面建设的积极成果便构成“三个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其中,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下的精神文明,则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生态文明下的政治文明,表现为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在这种观点看来,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生态文明将引领人类放弃工业文明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克服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两败俱伤的固有疾息。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形态相比,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它实现了文明范式的转换。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观念,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巨大进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是我们党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新发展,顺应了我国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把经济社会发展置于生态哲学视域中加以考察所得到的科学结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从生态哲学的视域来考察社会发展,不仅要求我们将生态环境的维护改善状况作为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诸领域的“生态学转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航程。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加快推进四大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 [美]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 [包庆德,王哲。 实践的本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可超越性[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3)。
[3] 包庆德。生态哲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2)。
[4] 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2000.
[6] 陈 艳。对生态哲学观中两种思潮的反思[J],科技创业月刊,2009,(6)。
[7]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雷新兰。关于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研究[J], 社科纵横,2009,(1)。
[9] 李 虹,任星宇,李彦萍。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9,(3)。
[10] 刘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998, (6)。
[11] 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自学刊,2007,(2)。
[12]周志山。生态哲学视域中的科学发展观[J],浙江学刊,2009,(3)。